促进学思交流,激发创新活力。10月16日,河南大学青年体育学人“思享汇”在体育学院科研中心教室成功举办。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段廷良、院长周珂等学院领导,我院青年教师、博士后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张月博士“从沉睡的巨人到情感地标:体育场馆旅游的认同建构研究”的主题学术报告,报告由姚远教授主持、点评。

张月博士围绕“体育场馆旅游的认同建构”,从国家战略与现实问题切入,详细阐释了旅游活动介入对于发挥奥运遗产象征作用、形塑民众国家认同的有力促进,并进一步揭示研究缘起。基于旅游符号学、互动仪式等理论,通过其构建的“身体-情境-感知”三位一体分析框架,论述了奥运遗产旅游场景影响国家认同的双路径模型,认为奥运场馆旅游通过“记忆建构”与“情感唤醒”能够塑造民众国家认同,同时,青年游客更依赖“记忆建构”来形成国家认同。并结合近年来以体育旅游为主题词的国社科申报动向,以及“苏超”“村BA”“票根经济”等热点话题,与在座师生交流体旅融合相关研究的发展空间。


最后,周珂指出要以河南大学青年体育学人思享汇为载体,助力打造“活跃思维,分享风采,汇聚跨学科主题”的学术氛围。

河南大学青年体育学人“思享汇”是体育学院举办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,以“学思·分享·融汇”为理念引领,旨在促进青年体育学人学思交流,支持青年体育学人学术成长。
张月,2025年入职河南大学体育学院,入选河南大学“百人计划”,博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。研究方向聚焦体育旅游、体育与国家认同,尤其在大型体育赛事、体育遗产旅游等社会领域有深入研究,在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》《自然资源学报》《旅游学刊》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多篇论文;参与“新时代北京 2022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认同建构的效应和路径研究”“吉林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”等多项课题。